7月2日上午,市城市运行中心气氛凝重。雷达图上,一片红色笼罩鹤壁—模拟中的“2025汛期特大暴雨”拉开帷幕。气象部门的声音响起:“预计7月17日至22日出现极端强降雨,累计雨量700—1200毫米!”数字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以此为令,一场以极限思维锻造应急能力的防汛综合演练在主会场与浚县实战分会场同步启动,30余家单位参加。演练立足“21·7”特大洪涝灾害经验,以“防、抗、救”为纲,全面检验我市现代化防汛体系的协同作战能力。
市防指指挥大厅瞬间化作战情奔涌的神经中枢。暴雨至特大暴雨侵袭,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启动,依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预置“五预”联动的精密防御体系高速运转。
应急响应,“快”在信息贯通。市气象局依托“13160”递进式服务机制,提前锁定极端暴雨过程,基于实时监测与区域联防数据精准研判风险,为指挥决策提供时间坐标。航天宏图利用遥感卫星及30架无人机构建“空—天—地—人—网”五位一体格局,实时推演盘石头水库水位超过限制水位,淇河、卫河、共渠将超保证水位的险情,动态生成河道调度、人员转移、资源调配三维作战图,实现风险靶向预警与智能决策,为防汛提供全域感知支撑。
应急响应,“联”在部门协同。市城市管理局预置49支1088人抢险队严阵以待;17座泵站满负荷运转,4台“龙吸水”、18台泵车全域机动排涝;对高风险下穿隧道通过内涝预警平台实施智慧监控并提前布设路障;6个督导组驻点泰山路、高铁隧道等要害部位联动排险,筑牢主城区防线。
随着市防指提交综合研判报告,覆盖气象预警、水文监测、工程调度、城市防洪、交通保障的立体防御网络全面激活。指挥长根据预案果断将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防御体系进入高强度战备状态。
当演练时针拨至7月19日下午3时,浚县实战分会场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市水利局推演显示,上游洪峰逼近,蓄滞洪区启用迫在眉睫。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
应急巡险,人机协同织密监测网络。新镇镇与浚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巡堤查险演练:人工巡查是基础,巡查人员严格执行“五查五到”,用竹竿探堤脚漏洞,赤脚踏探水边土质软硬,手捏土块感知湿度异常,对堤身、涵闸全面体检;无人机发挥“空中哨兵”作用,日常每半月巡查建档,汛期加密频次,发现异常即时联动地面人员精准核查。人技结合、空地联动,织就动态防汛安全网。
应急避险,生命至上的时间竞赛。小河镇,一场与洪水赛跑的转移行动正在上演。演练模拟蓄滞洪区群众转移场景,提前24小时启动转移工作,按照“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五个关键环节,实现从警报发布到“一对一”帮扶的全链条闭环。工作人员通过应急广播、手摇警报器等方式通知并组织群众紧急转移至集中安置点,同时实行24小时动态巡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分洪闸开启的画面通过现场直播传至主会场,生动诠释了“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防汛理念。
应急抢险,科技赋能传统抢险技艺。共渠右岸白寺镇大王庄村堤段出现大面积脱坡和渗水,抢险队在水利专家指导下采用“临水截渗+背水导渗”法:临水滚铺土工膜截渗流,背水开沟填砂石导渗;处理共渠右岸白寺镇白寺村堤段多处管涌时,采用反滤围井抢险方法,井内分层铺填细砂、粗砂和碎石,插排水管平衡压力;在渗水涌沙严重区域,采取反滤铺盖抢险方法,提升抢险效率。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融合,应急抢险技能与团队协作相得益彰,构建起险情处置的多重保障。
演练进入第三阶段,极端暴雨导致浚县多处河道出现险情、人员被困。面对部分村庄“三断”(断电、江南体育app下载断路、断通信)情况,市防指迅速成立前方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安能集团、市国动办、江南体育app下载市通管办、鹤壁供电公司精锐尽出,一场突破“信息孤岛”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通信生命线急速重构。暴雨中,市应急管理局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乘水陆两栖车破浪突进,强闯失联区域;安能集团抢险人员仅用30分钟完成长约15米的充气指挥帐篷搭建,为指挥决策提供空间支撑。“报告前方指挥部,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已抵达失联村庄,请指示!”队员携带布控球等装备,通过卫星电话、卫星便携站、无人机等设备,快速打通应急指挥通信链路。安能集团抢险人员同步搭建覆盖标准足球场范围的移动照明平台,保障前方指挥部电力稳定。现场无人机、单兵图传等装备实时回传灾情画面,前方指挥部与后方基地实现高清画面实时交互,为失联人员撤离提供精准指引。
漫堤抢险工程彰显救灾智慧。共渠堤防出现漫溢险情后,多支救援队伍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装备抢筑子堤,人工组采用标准化作业,土袋装填七八成,袋口朝背水侧如鱼鳞般错缝排砌,层间填黏土夯实防渗,子堤高度精准控制在超出水位0.5米至1米;安能集团投入砂石智控打包机,单台每小时装袋超600个,江南体育app下载等效60个人工效率,破解狭窄堤段取土难题。
水域救援展现科技锋芒。市应急管理局统筹指导,市消防救援支队、市蓝天救援队、市无疆应急救援队联合开展水域救援,智能装备阵容凸显效能。在事故水域,30名救援人员驾驶10艘橡皮艇,采用手势指挥与首船探路领航的梯次行进模式,执行侦查、搜救、转移任务;舟艇救援编队以三角队形全域搜索、S队形灵活穿障,展现协同作战智慧;无人机携7公斤重的救生圈冲破风浪,200米内精准空投落水者;水上救援机器人以50公里时速破浪突进,200米遥控拖拽落水人员实现“零接触施救”;自扶正救生艇可抗8级风浪,倾覆瞬间自动复位强闯激流。科技装备的高效应用大幅压缩救援时间,智能应急体系以精准响应守护生命安全。
演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从气象预警的超前研判到工程调度的精准施策,从传统技艺的守正创新到智能装备的强力支撑,鹤壁正以科技为笔、以实战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防汛减灾的答卷。
“全市应急系统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将‘五预’联动机制嵌入日常防汛工作,让科技赋能成为防汛现代化的‘金钥匙’,守牢防汛‘金标准’,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树宽表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