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我市郑重接过会旗,拿下2026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承办权,标志着赛事正式进入“日照时间”。
喜讯传来,全城振奋。这是时隔16年,日照继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单项赛事后,又一次迎来全运会级别的“国字号”赛事。2026年9月,来自全国的田径“明日之星”将齐聚日照,逐梦青春赛场。
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教育部支持,每年举办一届,不仅意在完善青少年田径竞赛体系,更着眼于“体教融合”大格局,突出体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如此高规格、高水平又极具行业引领性的全国体育盛会,对承办城市的选择有诸多考量。在首届落户沈阳后,第二届承办权移交给日照,其背后深意何为?面对城市体育发展战略、体育设施水平、环境气候条件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等综合评定,日照为什么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回望2009年,年轻的日照用“水上运动之都”的风采精彩作答全运会,已足够惊艳;再看当下,迈入“而立”之年的日照,悄然拔节成长为全国瞩目的“运动休闲之城”,从容应对着席卷而来的赛事考验。历经量变积累,又有质变飞跃,日照的青春赛场,大幕未启,但答案已然呼之欲出。
坐标沈阳。首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全国掀起一阵“青春风暴”, 参赛规模创青少年田径专项赛事新高。6天时间,56个比赛项目,实现走、跑、跳、投、跨栏、全能、接力等田径项群的全面覆盖。尤其是按照国际赛场标准,在男子、女子铅球个人赛按照技术类型分别设项,突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这种创新布局的精细化程度,无疑对承办城市的场馆设施、赛事组织、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那么,日照能否承接住这种考验?
同样是国家级田径盛会,2024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在日照的成功举办,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作为田径场地赛项目通往2024巴黎奥运会的关键一站,这场赛事吸引了冯彬、林雨薇、吴艳妮、李玉婷等中国田径名将齐聚,3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赛事的专业性与影响力不言而喻。在今年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惊艳亮相的陈妤颉,也在日照跑出2024女子百米亚洲最好成绩。
这场赛事的完美呈现,充分展示了日照的综合接待能力。在场地设施方面,日照拥有高标准的田径赛场,跑道符合国际田联标准,场地的照明、排水、通讯等配套设施先进;赛事组织上,从运动员的报到、赛程安排到比赛的执裁,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后勤保障方面,从赛事安保到食宿交通,从志愿服务到医疗保障……日照一丝不苟地提供放心、暖心的服务,让运动员们充满归属感。
期间,著名央视体育记者冬日娜曾感言:“日照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纪念意义的赛场,这里会成为中国田径的福地”。
一直以来,日照将体育列为城市四大名片之一,更将“谋赛”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一次次承办赛事的过程中积淀了十足的“硬实力”,也练就了深厚“内功”。
以承办第25届省运会为契机,日照新建和改造了22处大型体育场馆,实现各区县“一场两馆”全覆盖。建成总长61.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山海风情绿道,实现东部海滨旅游资源和北部山岳旅游资源“山海联动”。环山、环海、环水、环林、环场馆的“体育生态圈”,为各类赛事提供了最适宜之地。
依托这些优质设施,日照频获青睐,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国家联赛、中冠联赛、中国足协杯比赛、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日照马拉松等400余项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接连举办,其中不乏一批万人规模的品牌赛事。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日照办赛从不局限于赛事本身,而是将其作为文体旅商全链条融合的纽带,让“赛事经济”溢出效应最大化。数据显示,去年日照承办的140项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亿元,产出效应15亿元。
连日来,日照城市篮球超级联赛(RBA)火热开战,全市7个区县分别组队,将在四个月内展开42场主客场循环对决。作为日照首个面向全体市民的顶级大众篮球赛事,RBA拒绝专业球员参赛,而是向业余篮球爱好者敞开怀抱。
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几乎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仅首场赛事直播观看总量就突破10万人次。“白天上班、夜晚上篮”也成为这些球员们最近的日常。赛场上,他们飞身抢断、奋力灌篮,球场之外,他们也是球迷,江南体育app下载各自从事着不一样的职业。这些角色之间的“无缝切换”,恰是日照人热爱体育的生动注脚。
不仅仅是篮球。体育之于城市的滋养,在人们的生活细微处尽情流淌。清晨,总有骑行、慢跑的身影徜徉在阳光海岸绿道;公园绿地里,江南体育app下载市民自发组成的大小跑团、健步队每天准时相约;各大体育场馆里,足球、排球、网球等运动俱乐部同样热火朝天;更远处的乡镇社区,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等群众活动也“好戏连台”,为美好的生活增添更多踏实感和获得感……
日照人有多爱运动?数据显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9%。作为全国首批“全动健身模范市”,体育“DNA”已深深融入日照人的生活。
近些年,日照持续在“10分钟健身圈”上做加法,江南体育app下载全市建成各类体育健身场地9300余处,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为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日照构建了“1+2+N”基层体育组织模式,培训了2万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3000余个健身站点,每年举办380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吸引近百万人次参与。
为了让市民科学健身,仅去年日照开设科学健身大课堂52场次,江南体育app下载举办“遇见体育 爱上体育100天健身培训公益行”,推广培训太极拳、花绳操、交谊舞等17个健身项目,公益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科学健身指导,让市民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损伤,提高健身效果。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日照市民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4%。
8月12日,在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女子5公里竞走团体赛中,山东队斩获一枚金牌,6名队员中,其中之一就有日照市体校培养输送的竞走运动员张雨涵。
这次夺冠,不仅是这个“明日之星”拼搏的见证,更折射出日照在青少年体育和体教融合实践中积蓄的深厚力量。
作为全国仅有的四个“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城市”之一,日照始终将青少年体育视为城市体育发展的根基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构建起目标引领、教学改革、场馆支撑、赛事供给、体质提升、组织保障“六大体系”,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标配”。
在幼儿体育阶段,日照坚持“体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制定针对3—6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幼儿体育课程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带动全市达标幼儿比率迅速从66. 97%提升至94.65%,为青少年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校园赛场,体教融合的种子正生根抽芽。日照推行“走班选课+班级授课”模式,破解传统体育课“一支哨、两个球”的困局,保障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人1—2项运动技能”。通过“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2.2万人次高校和体育社会组织教练员走进300余所中小学,指导建立650支“三大球”及特色项目运动队,让运动技能训练融入日常教学。
赛事体系的搭建则为青少年提供了成长的舞台。校际联赛、区县联赛、市青少年锦标赛三级竞赛网络层层递进,每年5000余场次比赛吸引80余万人次学生参与。130余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年培训5万余人,“1+7+N”后备人才培养网络打通从校园到专业队的上升通道,形成“训在平常、练在日常、赛在经常”的良性生态。
赛场之外,日照更注重为青少年筑牢健康根基。9处省运会场馆与学校共建共用,9000余处健身设施优先向青少年开放,全国幼儿体育试点、脊柱健康管理试点,覆盖43万余名幼儿和小学生,31万名学生习练明目功,曾经的“小胖墩”“小眼镜”问题逐步改善。
此外,日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教育。通过市队俱乐部办、学校与俱乐部合作培养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训练和比赛的机会。2024年12月,“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在日照发布,不仅为城市构建起更加立体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生态体系,也让更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潮在全国各地破土、扎根、生长。
接过沉甸甸的会旗,意味着扛起光荣的责任与期许。当“山海联动”的自然禀赋与澎湃的城市活力相遇,当“成长标配”的体育理念与全国“明日之星”的梦想交织,日照已做好准备,以一座活力之城的奔跑姿态,迎接这场属于青春、属于未来的盛会。
地址:日照市北京路196号 联系电话邮箱: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AVSP):115330110号